您现在的位置是:主页 > 老照片修复教程 >
手工精修老照片,复印件小照片修复放大
2020-05-15 16:33老照片修复教程 人已围观
简介想必很多人对毛泽东主席身穿红军蓝灰军衣,头戴红星八角帽,红光满面、神采奕奕的照片还印象深刻。 这张照片的原型由美国记者斯诺拍摄于1936年,并在1937年撰写《红星照耀中国》
想必很多人对毛泽东主席身穿红军蓝灰军衣,头戴红星八角帽,红光满面、神采奕奕的照片还印象深刻。
这张照片的原型由美国记者斯诺拍摄于1936年,并在1937年撰写《红星照耀中国》刊发,第一次向世界展示了毛泽东主席的形象,具有非常的意义。
但你可能不知道,我们认识的这张照片,其实已经过暗房修整,和原始照片存在一定的差别。到不是刻意修改,而是没有原始底片,修整的难度太大,因为当时的需要,只有通过国外发表的刊物翻拍再放大修整,所以在细节和相似度方面有一些区别。
今天的内容就介绍老照片修复中效果的区别、相似程度,以及要注意避免的问题,往下看:
1936年,毛主席在陕北彩色版
上图为官方发布的彩色版,我们在对这个版本修复前,查找了网上大量分享的这个版本照片,发现照片皮肤过渡太细腻,线条特征太柔和,没有正常照片的细节特征,初步判断这个版本不是原版,已经是被修整过的,如果按照这个形象放大精修,那也不是毛主席最真实的形象。
1936年,毛主席在陕北黑白版
上图为官方发布的黑白版,通过对比,官方发布的彩色和黑白为同一个版,更多的版本只是在不断复制发行中稍微修整,变化不大。
官方发布的彩色黑白都不是原始版本,为了修复效果的准确性,我们希望找到最原始的版本形象,终于,我们查到了下面的资料:
红星照耀中国
1936年7月15日,美国记者在保安采访了毛泽东主席,斯诺当时看见毛泽东站在窑洞门口,容光焕发,神采奕奕。面对这鲜活的形象,斯诺迅速作出反应,他敏捷地举起挂在胸前的照相机,可斯诺发现毛泽东没有戴军帽,便说:请你戴上军帽,拍个全副戎装的。
但毛泽东只有一顶洗得发白的旧军帽,且帽檐已经软软地耷拉下来,这样的帽子照相显然不适合。身边的工作人员都没有合适的。为难之际,斯诺顺手把自己头上的新军帽摘下递给毛泽东,戴上正合适。斯诺立即举起了照相机,把毛泽东的光辉形象拍了下来。随后撰写《红星照耀中国》由英国伦敦戈兰茨公司于1937年10月首次出版,这也是当时最早最详尽的报道,向世人宣传讲述了当时的情况。
毛主席半身照片
我们使用网上找到的原始刊物翻拍截图,裁剪放大后如上图效果,虽然模糊细节粗糙,但皮肤特征真实,能准确判断形状特征,具备高清放大修复的条件。初步确定以这个形状为后期高清修复的依据。
毛主席照片两个版本对比
对比官方版,可以看出,修整过的照片五官轮廓过渡太柔,皮肤细节光滑太均匀,鼻梁变了,右嘴角阴影提亮,上下嘴唇形状有变化,右肩下袖子线条丢失,左上衣口袋被修掉,虽然大体形状差不多,但真实神态方面还是有了区别。
我们不是质疑官方版本修整问题,只是以客观的角度分析修复效果,由于当时技术、条件的局限性,有些在今天看来很容易实现的技术效果在当时基本没办法实现。
毛主席照片高清修复版对比
我们以确定的原始刊物形状为摹本,效果定位为可以输出1米的大幅面照片精度,所以在形状和细节方面精度都要求较高,放大能清晰看到皮肤纹理毛孔细节,且无明显手工痕迹。为了防止变形,以前的绘制方法是打九宫格,现在电脑绘制是使用参考线,完成的效果能达到较高的清晰度和相似程度。
毛主席照片高清修复效果
原样完整修复上色,这个过程并不是自动修复,而是手工修复相当于参考原始照片重新绘画一张非常相似的照片,补全丢失的信息,强化部分内容,包括背景和暗部细节。
在保证形状相似的提前下,细节的刻画也是比较重要的内容,高清效果不可能使用颗粒填充来增加自然程度,小照片看起来很自然的颗粒,放大后就变成粗糙的疙瘩,适当的添加符合皮肤特征的细节纹理代替颗粒也符合时代审美要求。
效果经输出打印测试,符合我们当初定位的要求,完成这个老照片高清修复。当然,目前这个效果也存在一些问题,虽然清晰,但自然程度稍差,部分形状还有优化的空间,如有必要,后期会优化完善。